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2024年安庆师范大学皖江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指南

作者: 时间:2024-09-05 浏览次数:

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科基2017〕20号)、《安庆师范大学科研平台开放课题管理办法(暂行)》(校政字2024〕12号)等文件精神,加快科研平台建设,更好支撑特色学科和博士点立项建设,现启动2024年皖江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工作。

一、开放课题研究方向与要求

1.桐城派史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梳理桐城派相关史学文献,撰述提要,包括作家介绍、版本情况及内容评述等,对桐城派的史学思想、史书义法、边疆史地等进行学术研究。

2.桐城派家族文献及年谱的整理与研究。系统梳理桐城派家族文献,撰述提要,对家族的传承、文化精神以及学术创作等方面展开相关学理研究。

3.桐城派别集文献整理与研究。梳理桐城派别集的相关文献,撰述提要,包括版本情况及内容评述等,对桐城派的创作特色、文学思想等进行学术研究。

4.皖江诗文地理的文献整理与研究。以皖江地理风物为中心,搜集、整理和研究与其相关的古诗词,挖掘和展示皖江的历史和文化,建构地方特色的诗文地图。

5.皖江戏曲与曲艺的文献、信息采集及可视化呈现。采集整理皖江戏曲与曲艺相关文献及其信息,探寻地方戏曲演出生态的形成及传承演变的文化内涵。通过可视化的形式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处理。

6.皖江诗文地图以及相关文献的数字化叙述。使用 GIS 技术,从地理、时间、作家、作品四个维度构建皖江诗文地图发布平台;运用计量统计、社会网络分析、聚类检索等功能对皖江文化相关文献数据进行结构化、可视化及智能化处理。

7.数字技术在黄梅戏保护、传承及展示方法的研究。使用仿真技术,结合模型建构,研究面向新环境、新媒体、新受众的融合展示与推广方案等。

申报者可以适当调整以上选题涵盖的范围,自拟选题。

二、课题申报条件

1. 课题申请人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恪守学术道德规范,无学术不端问题、诚信问题、师德师风问题。

2. 课题申请人具有独立开展相关科研工作的知识背景和学术技能,严谨细致、不断创新,能作为课题实际主持者并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

3. 课题主持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可独立申报,也可组织课题组进行申报。课题参与人最多只能参与两项。

三、立项数、资助金额和研究期限

1.本年度立项数不超过7项,以质量为先,宁缺毋滥。

2.资助金额为2万元/项,从实验室建设经费中支出。

3.课题研究期限为2年,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延期1年,累计不得超过3年。

四、申报流程

1.申请人填写申报书。

2.实验室审核材料和申报人资格,组织评审工作。

3.评审结果报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和党委会审定,确定资助课题。

4.资助名单报科研处审核备案。

5.立项后,课题负责人与实验室签署任务书,明确课题结项指标。

五、课题考核管理

1.课题成果必须署名“安庆师范大学皖江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相关视频、网页、数字化成果产权归实验室所有。

2.课题审批、中期检查、结题等具体事项按《安庆师范大学科研平台开放课题管理办法(暂行)》(校政字〔2024〕12号)执行。

请项目申报者参照招标课题指南和管理办法填写申报书,确保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突显项目研究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申报人请于2024年10月1日前,将项目申报书纸质件一式两份(A4纸双面打印)报送皖江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菱湖校区红楼一楼),同时将申请书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zcli2009@sina.com。


联系人:李忠超       联系电话:17858993501


附件:1.皖江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书

     2.《安庆师范大学科研平台开放课题管理办法(暂行)》(校政字〔2024〕12号)



版权所有:皖江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
联系地址: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南路128号 联系电话:0556-55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