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实施《关于印发〈安庆师范大学质量文化建设工作方案〉》(校政秘〔2025〕51号)文件精神,推进皖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提升本科生文献整理能力、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与自主科研素养,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地方文化传承需求相结合,特面向全校本科生设立开放式课题。具体申报事宜公告如下:
一、课题设置
研究方向:课题研究应围绕皖江文化数字化保护的核心领域展开,并需自主拟定具体课题题目,同时阐明研究范围、核心目标及数字化实施路径,每个方向拟各立项1项课题:
方向一:桐城派年谱文献整理与数字化建设项目:可基于桐城派文人生平年谱系统梳理、年谱数据结构化处理、数字化展示平台构建等维度,拟定课题题目。
方向二:基于识典古籍平台的桐城派文献数字化校勘与标注实践:可围绕识典古籍平台功能应用、桐城派经典文献异文校勘、文献要素标注规范制定等方向,拟定课题题目。
方向三:长江安徽段歌谣文献整理与数字化建设研究:可侧重特定区域歌谣采集与汇编、歌谣文本标准化整理、数字化数据库或展示界面构建等层面,拟定课题题目。
经费支持:
每个立项课题核定经费2000元,该经费限用于与课题研究直接相关的下列支出:文献资料购置、数据采集辅助费用、数字化工具使用(如特定软件授权)、实验耗材购置及其他合理支出。
二、申报要求与说明
1.申报条件:
(1)课题申请人应具备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自觉恪守学术道德规范,无学术不端行为及诚信问题。
(2)课题申请人应具备独立开展相关科研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背景与科研能力,治学严谨、工作细致并具备创新意识,能够作为课题实际主持工作并承担实质性研究任务。
(3)课题主持人限申报一项课题,可选择独立申报或组织课题组进行申报。课题参与人参与课题不得超过两项。
2.申报材料:申请人需提交《皖江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书》。
3. 申报流程:
(1)请将填写完整的《申报表》(需由本人签字,团队申报需全体成员签字)扫描生成PDF格式文件,发送至实验室指定邮箱:wsccp@foxmail.com。邮件主题请统一命名为"皖江数字化实验室开放式课题申报 - 姓名(负责人)- 班级 - 所属方向",附件名称应与邮件主题保持一致。
(2)实验室将对申报材料及申报人资格进行审核,组织评审工作,并于实验室网站公示评审结果。
(3)立项后,课题负责人须与实验室签订任务书,明确课题结项指标要求。
三、申报时间与课题考核管理
1.申报期限: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10月15日止,逾期提交的申报材料概不受理。
2. 课题考核管理:
(1)课题成果须统一标注“安庆师范大学皖江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署名。相关视频、网页及数字化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实验室。
(2)课题内容须契合所属研究方向,确保文献整理的真实性与数字化实践的可行性;申请人须承诺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并在研究过程中积极配合实验室的阶段性指导与进度检查;课题研究周期原则上不超过1年。结题时须提交完整的研究成果材料(含文献整理底稿、数字化成果文件、结题报告等),实验室将组织专家进行审核验收。
实验室联系人:王爽,联系电话:13296556133。